2024年全国电离层空间天气专题研讨会于保定顺利举行

2024-05-15

2024年5月11日至12日,由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河北省物理学与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云南昆明电磁波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国电离层空间天气专题研讨会”在保定举行。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李瑾,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立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技术系执行主任雷久侯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刘晶教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熊超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处处长刘志坚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主任阎占元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气象局、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外17家空间物理研究领域骨干单位的80多名专家学者、学生代表。

会议展板


与会人员合影


在学术交流环节,刘立波研究员、雷久侯教授、刘晶教授、熊超教授和中山大学郝永强教授分别就电离层区域变化观测能力、北斗同步卫星信标观测的电离层研究进展、亚极光区磁层-电离层耦合、电离层不规则体建模以及低纬电离层空泡的高频多普勒观测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邀请报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就基于全国北斗GNSS的磁暴响应、北半球高纬数据同化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报告,并与台下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杨轶教授、科罗拉多大学蔡旭光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连欢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地质大学偶发E层研究进展”、“基于GOLD的EIA的断裂的观测研究”、“低纬超视距电离层雷达研制与初步结果”的邀请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的6名学者分别就“热层-电离层对空间环境扰动的响应”、“火星电离层不规则体”等议题进行了报告。来自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9家单位的23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通过张贴报告的形式,围绕电离层参量分布特征、建模与预测等话题与参会学者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张东和教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毛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等6名学者分别就“台风期间的电离层效应”、“ICAO空间天气全球中心电离层服务”等议题进行了邀请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5名学者分别就“基于MIOS雷达空间干涉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研究进展”、“磁暴期间中低纬电离层响应高度差异的事例分析”等议题进行了报告。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熊波副教授和李肖霖讲师分别作了题为“GNSS-TEC的反演与应用研究”的邀请报告和“火箭发射引发的电离层扰动研究”的口头报告。

学术交流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全国电离层空间天气学的学术交流,推动了空间天气理论研究与业务运行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各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胡连欢分享低纬超视距电离层雷达研制与初步结果


解海永就“基于MIOS雷达空间干涉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研究进展”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