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型带状F区不规则体观测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方涵先教授团队孟兴博士等利用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站等观测数据开展“演化型带状F区不规则体”研究,给出了电离层F区演化型带状不规则体的观测结果并讨论了其形成机制。这种F区演化型带状不规则体在低纬三亚和富克地区上空400 km以上高度产生(对应于磁赤道上空约800 km 高度),且没有显示出东西方向漂移的特性。在基于富克VHF雷达多波束扫描观测数据得到的回波强度扇形图中,这种不规则体结构表现为垂直厚度小于50 km的薄层,并且在上升过程中其垂直厚度变化很小。此外,这些带状不规则体结构的寿命小于25分钟。这些特征不同于在电离层F区底部起始生成的赤道扩展F不规则体的特性。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DOI: 10.1029/2018JA026091),对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站进行了署名、致谢。

2014年10月6日10:00-16:00 UT(17:18-23:18 LT)期间,三亚VHF雷达的5个波束观测获得的
后向散射回波强度(a-e),多普勒速度(f-j)和谱宽(k-o)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